以下是蕙兰老八种在古今花友眼中的不同韵味及审美变迁:
古代:其以梅瓣典型、花形端庄、气势雄伟而备受推崇,符合古人对兰花瓣型美的追求,粗壮中不失精致,威武中不失空灵,整体展现出大丈夫气概,被视为蕙兰中的珍品。
现代:程梅依然是蕙兰中的经典名品,在现代兰展中常常获得金奖或特金奖。因其花大色艳、杆粗花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且养护相对容易,在兰友中广受欢迎,几乎人见人爱,是很多养蕙人必备的品种之一。
古代:古人赏兰蕙重色泽,以正论品,关顶花色赤暗,捧心交搭不够自然熨帖,因此古人对其稍有轻看。
现代:日本兰界看重色花,对关顶极其推崇,誉之为“别格全盛稀贵品”。现代国内兰友也逐渐发现其独特气韵,因其株型宽博雄壮,叶片爽劲纷披,花赤如面色,瓣阔如面庞,舌缀红斑若唇脂,豆壳捧又似卧蚕眉,如赳赳武夫般有独特的魅力,受到众多今兰友喜爱。
古代:古谱记载元字叶姿半斜垂,叶形雄伟,外三瓣长脚收根,瓣端圆阔,肩平,花色绿紧边,半硬捧,执圭舌,整体较为规范,是符合当时瓣型审美标准的赤蕙梅瓣。
现代:现代兰友在欣赏元字时,除了认可其传统的瓣型美外,还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作为古老的蕙兰品种,元字承载着丰富的兰文化底蕴,其稀少性和传承性也增加了它在现代兰友心中的珍贵程度。
古代:老染字的花形和色泽在当时可能就因其独特的染晕效果而受到关注,花瓣上的颜色分布如被染过一般,富有艺术感,同时它也具备梅瓣的基本特征,符合古人对瓣型和花色的审美需求。
现代:现代花友除了欣赏老染字的传统美之外,更注重其个体的独特性和稀缺性。由于其数量相对较少,能拥有一盆老染字成为很多兰友的骄傲,在兰展等场合也能吸引众多目光,成为展示个人兰花收藏品味的重要品种之一。
古代:在清代就被视为上品,有“士夫气概谪仙才,座上争夸领袖来;自入江南重声价,千金不易此花魁”的赞誉,可见其在当时就以其高雅的气质、优美的花形和较大的花量而成为蕙兰中的佼佼者,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现代:大一品依然是蕙兰中极具代表性的品种,其花形优美、香气清幽、生长健壮等特点使其在现代兰友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它常被用于兰花展览和园林景观布置中,以展示蕙兰的独特魅力,也是很多新手兰友入门的首选品种之一。
古代:在当时可能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花形特征而受到关注,作为上海地区选育出的蕙兰品种,具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同时其花形可能也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如花瓣的形状、颜色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现代:现代兰友对老上海的欣赏更多地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花形上。它是蕙兰老八种中的重要成员,见证了蕙兰品种的传承和发展,其花形可能在现代审美中略显古朴,但也正是这种古朴之美吸引了不少追求传统韵味的兰友。
古代:潘绿可能因其绿色的花色和独特的瓣型而在当时受到关注,绿色在古代兰花审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瓣型可能具有一定的规整性和美感,符合古人对兰花的审美标准。
现代:现代兰友对潘绿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兰友欣赏其独特的绿色和传统的瓣型,认为它具有古朴的韵味和较高的观赏价值;而另一些兰友可能觉得其花色和花形相对较为普通,不如一些新选育的品种那样鲜艳和奇特。但总体来说,潘绿作为蕙兰老八种之一,仍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
古代:荡字在古代可能因其灵动的花姿和优美的瓣型而得名,其花朵的形态可能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如同在风中荡漾一般,符合古人对兰花神韵的追求。
现代:现代兰友依然欣赏荡字的灵动之美,其小巧玲珑的花朵、轻盈的花姿和较好的适应性使其在现代兰花栽培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同时,荡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其增色不少,成为很多兰友喜爱的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