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兰花病害,严重影响兰花的生长和观赏价值。以下是关于兰花灰霉病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 一、生物防治措施
作用机制: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它可以在兰花的根际和叶表定殖,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灰霉病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例如,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分泌伊枯草菌素等脂肽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破坏灰霉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使用方法:可以将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菌剂按照说明书稀释后,进行灌根或者叶面喷雾。一般在兰花灰霉病发病初期或者发病前作为预防措施使用。例如,使用10亿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稀释1000 - 1500倍后,每隔7 - 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雾,连续使用3 - 4次。
作用机制:木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对兰花灰霉病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它能够寄生在灰霉病病原菌上,通过分泌几丁质酶等细胞壁降解酶,分解病原菌的细胞壁,然后侵入病原菌细胞内,吸收其营养物质,导致病原菌死亡。例如,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就是一种常用的生防菌。
使用方法:可以将木霉菌制剂与基质混合用于兰花种植,或者将木霉菌稀释后进行喷雾处理。在使用木霉菌防治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在20 - 25℃、湿度在70 - 80%左右,这样有利于木霉菌的生长和发挥作用。例如,使用1×10?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的木霉菌制剂,与基质以1:100的比例混合后用于种植兰花;或者稀释1000 - 1500倍后进行叶面喷雾,每7 - 10天一次,连续喷雾3 - 4次。
作用机制:有些昆虫可能会传播灰霉病病原菌,如蓟马。捕食螨是蓟马的天敌,例如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可以捕食蓟马,从而减少蓟马传播病原菌的机会。
使用方法:在兰花种植区域,按照每平方米10 - 15头的密度释放捕食螨。一般在灰霉病发病初期或者发现蓟马活动时进行释放。释放后,要注意保持环境的稳定性,避免使用对捕食螨有害的农药。
## 二、药物防治措施
作用机制: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它的作用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灰霉病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侵入。其有效成分中的锌离子和锰离子可以与病原菌的酶结合,抑制其代谢活动。
使用方法:一般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兰花灰霉病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将其稀释成500 - 600倍液进行喷雾。例如,每10 - 15天喷雾一次,可以有效预防病原菌的侵染。但要注意,在高温强光时使用可能会对兰花造成药害,所以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喷雾。
作用机制:百菌清能够与病原菌细胞中的酶发生作用,破坏酶的活力,使病原菌失去生命力。它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菌剂,主要起预防作用。
使用方法: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一般为600 - 800倍液。在灰霉病高发季节,每10 - 15天喷雾一次,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不过,长期单一使用百菌清可能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所以可以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作用机制:多菌灵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能够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分裂,抑制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止病原菌的繁殖。对于已经侵入兰花体内的灰霉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常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使用时可按照800 - 1000倍液进行喷雾。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可每隔5 - 7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2 - 3次。但是,长期使用多菌灵也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使用频率和与其他杀菌剂的轮换。
作用机制: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而起作用,能够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它的杀菌范围广,对兰花灰霉病等多种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与多菌灵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使用方法:例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通常为800 - 1200倍液。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可每隔5 - 7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2 - 3次。喷雾时要注意将叶片的正反两面都喷到,以保证药效。
## 三、综合防治策略
- 在兰花种植前,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如用蒸汽消毒或者化学药剂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基数。同时,可以在基质中添加有益微生物菌剂,如芽孢杆菌或木霉菌菌剂,提前建立有益微生物群落,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在日常养护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条件,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容易滋生灰霉病病原菌。
- 在灰霉病发病初期,首先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释放有益微生物或者天敌昆虫,同时配合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或百菌清进行喷雾预防。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继续发展,再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防治后,要注意观察兰花的反应,避免药害的发生。并且,在药物防治的间隔期间,可以再次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如补充有益微生物,以维持生态平衡,增强兰花的抗病能力。
- 对兰花种植区域的灰霉病发病情况进行长期监测,记录发病时间、症状、防治措施和效果等信息。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防治策略,如调整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的使用频率、更换使用的杀菌剂种类等,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确保兰花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