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期
施肥频率:兰花幼苗期生长相对缓慢,根系还不发达,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施肥频率要低,一般在种植后的2 - 3个月内施一次肥即可。
肥料选择:应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料,有助于促进幼苗叶片的生长和根系的初步发育。例如,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为3:1:1的肥料,如一些专门的兰花幼苗肥或稀薄的有机液肥。有机液肥(如经过充分发酵的饼肥水)要稀释到很低的浓度,一般稀释20 - 30倍后进行灌根,避免烧根。
生长期
施肥频率:进入生长期后,兰花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增加。在春季和秋季生长旺盛期,可每1 - 2个月施肥一次。
肥料选择:需要均衡的营养,选择氮、磷、钾比例相对均衡的肥料,如1:1:1或接近这个比例的复合肥。同时,也可以结合使用一些有机肥,如腐熟的羊粪、骨粉等。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持久性,而复合肥能快速提供兰花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例如,在春季换盆时,在盆底加入适量的腐熟羊粪作为基肥,然后在生长期间每隔1 - 2个月用复合肥进行追肥。
花芽分化期和花期
施肥频率:花芽分化期是兰花生长的关键阶段,在花芽分化前1 - 2个月,施肥频率可适当提高,每1 - 1.5个月施肥一次。花期时,要减少根部施肥频率,以免影响花朵质量,但可以适当进行叶面施肥。
肥料选择:花芽分化期重点是增加磷、钾元素的供应,选择磷、钾含量高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可以将磷酸二氢钾配制成0.1% - 0.2%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周一次;或者用0.2% - 0.3%的溶液进行灌根,每2 - 3周一次。花期时,为了延长花期和保证花朵质量,可以用稀薄的叶面肥(如含有微量元素的花宝3号)进行叶面喷施,每月1 - 2次。
休眠期
施肥频率:兰花休眠期生长停滞或缓慢,对养分需求极少。在夏季高温休眠期或冬季自然休眠期,一般不需要施肥。但如果兰花是在室内温暖环境下且有少量生长迹象,可以每3 - 4个月施一次肥。
肥料选择:如果需要施肥,应选择低浓度的缓释肥,如好康多缓释肥。对于小型兰花盆栽(花盆直径小于10厘米),每次使用1 - 2克;中型盆栽(花盆直径10 - 15厘米),使用2 - 3克;大型盆栽(花盆直径大于15厘米),使用3 - 4克。缓释肥能在较长时间内缓慢释放少量养分,满足兰花在休眠期的基本需求。
温度因素
高温环境(高于30℃):在夏季高温时,兰花生长速度减慢,部分品种可能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施肥频率要降低,甚至暂停施肥。如果需要施肥,应选择肥效温和、不易烧根的肥料,如稀薄的有机液肥,且要稀释到比平时更淡的浓度,如稀释30 - 40倍后进行灌根。
低温环境(低于10℃):冬季低温时,兰花生长缓慢,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减弱。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下的兰花不需要施肥。但如果是在室内温度保持在15 - 20℃左右的环境下,兰花仍在生长,可以适当施肥,但施肥频率要比春秋季低,每3 - 4个月施一次,肥料可以选择缓释肥或稀薄的液肥。
湿度因素
高湿度环境: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如雨季或室内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肥料的溶解和吸收速度会加快。此时,要降低施肥频率,避免肥料积累导致肥害。同时,可以选择颗粒状的缓释肥,因为其养分释放相对稳定,受湿度影响较小。在施肥后,要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防止因湿度过高引发病虫害。
低湿度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兰花对肥料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同时在施肥时,选择溶解性好的肥料,如水溶肥。但也要注意控制施肥量,因为在干燥环境下,肥料浓度可能会因水分蒸发而升高,容易烧根。
地生兰与附生兰
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地生兰通常生长在土壤中,根系较为粗壮。施肥频率可以相对稳定,在生长旺季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肥料选择上,更适合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春季可以用腐熟的饼肥作为基肥,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进行追肥。
附生兰(如蝴蝶兰、石斛兰):附生兰的根系主要附着在其他物体表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它们对肥料的浓度更为敏感,施肥频率一般较低,且肥料要选择稀薄的液肥或专门的附生兰肥料。例如,蝴蝶兰在生长期间,可以每月用稀释15 - 20倍的液肥进行灌根,同时结合叶面施肥,用稀释30 - 40倍的液肥进行叶面喷施。
不同花期的兰花品种
春季开花品种(如墨兰):在冬季和春季要加强施肥,为开花和新叶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冬季可以使用缓释肥,春季花芽分化期和花期前,用磷、钾含量高的肥料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
秋季开花品种(如建兰):在夏季和秋季要注意施肥。夏季可以适当施肥,但频率要低,秋季花芽分化期要增加磷、钾肥料的供应,如使用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