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表现:煤污病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初期在叶片表面会出现少量黑色的小霉点,这些霉点通常是分散的,大小如同针尖。它们主要附着在叶片的正面,有时也会出现在背面。此时,兰花的生长可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叶片的光泽度有所下降。
中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黑色的霉点会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一层黑色的、类似于煤烟的霉层。这层霉层会覆盖叶片的部分区域,甚至整个叶片。霉层的质地比较疏松,用手轻轻擦拭可以部分脱落,但很快又会重新生长。受感染的叶片光合作用会受到阻碍,导致叶片颜色逐渐变浅,生长速度变慢。
后期阶段:在严重的情况下,煤污病会蔓延至整个植株,包括叶片、叶柄、假鳞茎等部位。此时,植株的外观会受到严重破坏,叶片因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而发黄、枯萎,最终可能导致兰花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而且,煤污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滋生,因为这些害虫分泌的蜜露为煤污病病原菌提供了营养物质,两者相互作用,加重对兰花的危害。
杀菌药物
波尔多液:这是一种经典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它可以在兰花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煤污病病原菌的侵入。一般使用1:1:100(硫酸铜:氢氧化钙:水)的波尔多液溶液进行喷雾防治。在发病初期或未发病时使用,能够有效预防煤污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波尔多液不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农药混合使用,且在高温强光下使用可能会对兰花造成药害。
代森锰锌:这是一种有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能够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病原菌细胞中的酶结合,破坏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使用时,将代森锰锌配制成500 - 700倍液进行喷雾,重点喷在叶片的正反两面,尤其是发病初期的病斑周围。代森锰锌的优点是杀菌谱广,对多种煤污病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与多种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
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它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作用机制是干扰病原菌的细胞有丝分裂。使用时,通常将甲基托布津稀释成500 - 800倍液,用于喷雾或灌根。对于煤污病,重点是对发病的叶片进行喷雾,使药液能够渗透到霉层下面,杀死病原菌。它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最佳,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浓度过高对兰花造成伤害。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切断病源)
吡虫啉:如果煤污病是由蚜虫引起的,吡虫啉是一种有效的防治药物。它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能够干扰蚜虫的神经系统,导致蚜虫麻痹死亡。使用时,将吡虫啉稀释成1000 - 2000倍液,对兰花进行喷雾,重点喷在叶片背面和蚜虫聚集的部位。由于蚜虫繁殖速度快,可能需要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才能彻底控制蚜虫数量,从而减轻煤污病的症状。
蚧必治:对于介壳虫引起的煤污病,蚧必治是一种针对性的药剂。它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杀死介壳虫。将蚧必治稀释成800 - 1000倍液,对兰花进行喷雾,注意要喷透介壳虫的蜡质层,才能有效杀死害虫。由于介壳虫有一层坚硬的外壳,防治起来相对困难,可能需要多次用药,并且结合人工擦拭等物理方法,才能彻底清除介壳虫,防止煤污病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