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老八种包括宋梅、集圆、龙字、万字、汪字、小打梅、贺神梅和桂圆梅,它们具有以下珍稀与独特之处:
珍稀性:宋梅是春兰梅瓣的典型代表,从乾隆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存世时间长,但由于其品质优良,被大量繁殖,在市场上相对常见,不过野生的宋梅数量稀少。
独特之处
花型多变:其花型能开出标准梅瓣、荷形水仙、梅形水仙瓣、白舌、双花等多种开品。外三瓣特别紧圆,花瓣厚,周边薄,微微内卷,似镶边一般;蚕蛾捧,刘海舌,舌上有不规则的红点。
叶姿优美:叶姿一般为弓垂式或半垂式,叶长约30厘米,叶宽约1.2厘米,叶质细糯、厚度适中,弹性好,叶色深绿,叶面光泽度强,叶柄紧收、叶幅中阔、叶梢钝尖,叶面有行龙,底叶呈船形。
珍稀性: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在兰界流传较广,但野生资源稀缺。其繁殖相对容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珍稀程度,但一些优质的老种集圆仍受到追捧。
独特之处
花色娇丽:外三瓣短圆阔大,未放绽时有白边,壮苗时,开外瓣结圆梅,花色嫩翠绿色,花瓣根部有淡粉红云。
花品端正:一字肩,分窠软蚕蛾捧,捧头有微红点,如意舌舒而不宕,有红点三点呈品字形。叶形厚阔,斜立伸展,梢部半垂,高腰挺秀,也有边叶半垂,中间有1 - 2枚细狭的叶片,叶质厚糯。
珍稀性:作为春兰荷形水仙之冠,数量有限。它生长较为缓慢,繁殖难度相对较大,这使得其珍稀性增加,在兰展和市场上都备受关注。
独特之处
花形硕大艳丽:植株高大健壮,叶姿富于变化,外三瓣圆阔而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观音捧,捧内有红条线,雪白大铺舌,舌上有倒品字形三个鲜红点,花大,花守好,是春兰中花型最大最艳丽的品种之一。
叶姿有特色:叶姿斜立与中垂混合,叶基部细狭,叶中幅宽,叶梢钝尖,老叶弓形,新叶斜垂,叶柄收脚细,称“线香脚”。
珍稀性:万字的存量不多,由于其生长和繁殖特性,在市场上较为少见,是春兰老八种中比较珍稀的品种之一。
独特之处
花容端正稳健:外三瓣短圆阔大,瓣端有尖峰,瓣肉厚,质糯润,紧边,收根细,棒为标准蚕蛾捧,紧抱花鼻,上侧泛红晕,如意舌直出不反卷,舌根背部有鲜红的色点块,分布很规则,花瓣紧园头,细收根成平边状。
叶形有辨识度:叶比宋梅宽,质软,叶脉平,边叶有行龙,叶片的肉质感强,有光泽,但易起黑斑点,二年以上的叶片则很明显,叶尾4 - 5cm左右处是上翘的。
珍稀性:作为春兰水仙瓣的代表,有一定的存量,但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严,野生的汪字较为珍稀,并且一些优质的传统品种在市场上也有较高价值。
独特之处
花品高雅:外三瓣长脚圆头,收根、紧边,主瓣稍向前倾,双捧紧抱,小圆舌舒而不卷,有红点,也能开出白舌来,但非素心。花形、花姿、花色、花品、花守极佳,历月而不变。
叶形直立有筋骨:叶长25 - 35cm,宽0.9cm,边叶斜垂,中叶与新苗的直立性较强,新芽紫红色,叶形直立,细狭有筋骨,与其他品种在叶形上有明显区别。
珍稀性:小打梅是春兰小式花,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其自身繁殖特点等因素,数量不是很多,在市场上属于比较珍稀的小型春兰品种。
独特之处
小巧玲珑:叶长25cm左右,叶细不足1cm,叶沟呈V形,质糯有弹性,叶脚细,新叶斜立,老叶斜垂。瓣肉糯厚,色绿封白边,收根细,中宫十分完美,外瓣也短圆,色纯形正,花葶细长,花朵小巧而秀丽,形神俱佳。
珍稀性:贺神梅过去被认为较难栽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繁殖数量,较为珍稀。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其数量有所增加,但优质的贺神梅仍然受到兰友的青睐。
独特之处
花型端正秀丽:叶幅较细,为中细形、立叶性,叶色黄绿,随着生长发育而渐呈斜垂。外三瓣收根圆头,呈长圆形,花瓣周边向内卷,瓣端部紧边极佳,形似汤勺,三瓣拱抱飞肩,花瓣正面净绿,锋尖有绿彩,子房苞衣浓绿彩,背面有红丝,刘海舌,盛开后舌微卷,舌面有淡红点,花品端正有气度,花色俏丽。
珍稀性:桂圆梅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春兰品种,其繁殖相对较难,数量有限,在市场上较为珍稀,是兰友们喜爱收藏的品种之一。
独特之处
花叶俱美:新芽紫绿色,叶长25 - 30cm,宽0.9cm,叶色深绿,新叶有光泽,呈半垂形,叶质厚实,叶态极富曲线美。花葶细长,与叶架等高,花梗翠绿,但节间有红晕,苞衣银红,有透明感。外三瓣短圆,色净绿,平边,合背半硬兜捧心,小刘海舌,舌面缀有三五个鲜艳红点。